伍、實施進度及分工
一、實施進度
第一年
月 次 工作項目 |
第 1 月 |
第2 月 |
第 3 月 |
第4 月 |
第5 月 |
第6 月 |
第7 月 |
第8 月 |
第9 月 |
第10月 |
第11 月 |
第12 月 |
備 註 |
||
資料收集 |
■■ |
■■ |
■■ |
■■ |
|||||||||||
空間規劃與建置 |
■■ |
■■ |
■■ |
■■ |
■■ |
||||||||||
儀器設備採購與驗收 |
■■ |
■■ |
■■ |
■■ |
■■ |
■■ |
|||||||||
實驗室網站架設 |
■■ |
■■ |
■■ |
■■ |
|||||||||||
實驗教材設計與編撰 |
■■ |
■■ |
■■ |
■■ |
■■ |
■■ |
|||||||||
學程課程建立 |
■■ |
■■ |
■■ |
■■ |
■■ |
■■ |
|||||||||
學程課程開設 |
■■ |
■■ |
■■ |
■■ |
■■ |
■■ |
■■ |
||||||||
舉辦觀摩活動 |
■■ |
■■ |
|||||||||||||
各分項領域系統建置 |
■■ |
■■ |
■■ |
■■ |
■■ |
■■ |
|||||||||
實驗室級雛型系統建置 |
■■ |
■■ |
■■ |
■■ |
■■ |
■■ |
■■ |
||||||||
結案報告撰寫 |
■■ |
■■ |
|||||||||||||
預定進度累計百分比 |
5%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70% |
80% |
90% |
95% |
100% |
|||
第二年
月 次 工作項目 |
第 1 月 |
第2 月 |
第 3 月 |
第4 月 |
第5 月 |
第6 月 |
第7 月 |
第8 月 |
第9 月 |
第10月 |
第11 月 |
第12 月 |
備 註 |
||
資料收集 |
■■ |
■■ |
■■ |
■■ |
|||||||||||
各系配置空間規劃與建置 |
■■ |
■■ |
■■ |
■■ |
■■ |
||||||||||
儀器設備採購與驗收 |
■■ |
■■ |
■■ |
■■ |
■■ |
■■ |
|||||||||
實驗室網站維護 |
■■ |
■■ |
■■ |
||||||||||||
實驗教材修正與編撰 |
■■ |
■■ |
■■ |
■■ |
■■ |
■■ |
|||||||||
學程課程進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舉辦觀摩活動 |
■■ |
■■ |
|||||||||||||
各分項領域系統建置及維護 |
■■ |
■■ |
■■ |
■■ |
■■ |
■■ |
■■ |
■■ |
|||||||
校園級系統建置 |
■■ |
■■ |
■■ |
■■ |
■■ |
■■ |
■■ |
■■ |
■■ |
||||||
系統效能量測與分析 |
■■ |
■■ |
■■ |
■■ |
■■ |
||||||||||
結案報告撰寫 |
■■ |
■■ |
|||||||||||||
預定進度累計百分比 |
5%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70% |
80% |
90% |
95% |
100% |
|||
第三年
月 次 工作項目 |
第 1 月 |
第2 月 |
第 3 月 |
第4 月 |
第5 月 |
第6 月 |
第7 月 |
第8 月 |
第9 月 |
第10月 |
第11 月 |
第12 月 |
備 註 |
||
資料收集 |
■■ |
■■ |
■■ |
■■ |
|||||||||||
各校區配置空間規劃與建置 |
■■ |
■■ |
■■ |
■■ |
■■ |
||||||||||
儀器設備採購與驗收 |
■■ |
■■ |
■■ |
■■ |
■■ |
■■ |
|||||||||
實驗室網站維護 |
■■ |
■■ |
■■ |
■■ |
|||||||||||
學程課程進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舉辦觀摩活動 |
■■ |
■■ |
|||||||||||||
各分項領域系統建置及維護 |
■■ |
■■ |
■■ |
■■ |
■■ |
■■ |
■■ |
■■ |
|||||||
校園級系統建置 |
■■ |
■■ |
■■ |
■■ |
■■ |
■■ |
■■ |
■■ |
■■ |
||||||
系統效能量測與分析 |
■■ |
■■ |
■■ |
■■ |
■■ |
||||||||||
結案報告撰寫 |
■■ |
■■ |
|||||||||||||
預定進度累計百分比 |
5%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70% |
80% |
90% |
95% |
100% |
|||
二、計畫分工
計畫的分工如圖三十一所示,總計畫主持人方俊雄所長將統籌計畫的進度與行政的支援;原則上每個月召開一次進度會報。「通訊網路服務與安全實驗室」則由電機系黃文祥副教授梁廷宇助理教授負責召集各子計畫主持人討論及建置。盧春林教授、王敬文助理教授、李俊宏助理教負責學程課程規劃與辦理,廖斌毅教授、潘正祥教授、陳聰毅助理教授觀摩活動的規劃與辦理,儀器設備採購與驗收由各相關子計畫主持人負責,如表二所示。
表二、計畫分工表
工 作 項 目 |
負 責 老 師 |
設備詢價/採購 |
廖斌毅、潘正祥、盧春林、黃文祥、王敬文、陳聰毅、梁廷宇、李俊宏 |
生物資訊隱藏 |
潘正祥、王敬文、廖斌毅 |
通訊網路服務與安全 |
盧春林、黃文祥、陳聰毅、梁廷宇、李俊宏 |
實驗室規劃與建置 |
黃文祥、梁廷宇 |
課程規劃 |
盧春林、王敬文、李俊宏 |
觀摩活動 |
廖斌毅、潘正祥、陳聰毅 |
三、管考機制
除本計畫例行性集會討論外,本校研發處負責依第一項每月查核實施進度,並於工學院院務會議中提出查核報告。其管考內容包含採購系統設備之進度、相關設備使用時數統計、使用人次、使用課程之成效評估,以及相關課程教材之設計與編製等。另外,在「通訊網路服務與安全實驗室」的研發部份,將每週定期召開整合技術會議商討建置校園安全辨識系統的介面整合問題。
四、成果發表會活動規劃
本計畫成果發表之活動預定歸納分為以下七項,逐一說明如后:
1. 教學實驗室觀摩活動:
n 我們將配合本計畫的執行,辦理校內之「智慧化校園安全識別實驗室參觀活動」,以科技講座及實驗室參觀活動,並使校內師生了解教育部給予本校之重要補助設備。
n 本校與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訂定有策略聯盟,我們藉由本計畫的教學實驗室設立經驗,輔導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 設立相關智慧化校園安全識別領域之科學教育實驗室。
2. 技職院校高中職教師教學觀摩活動
寒暑假辦理「智慧化校園安全識別系統-高中職教師研習課程」。
3. 智慧化校園安全識別技術研討會
我們將辦理光電與通訊技術研討會,除了會議議題之外,我們也將開放實驗室,並與區域之光電與通訊產業之廠商達到技術與產學經驗交流的目的。
4. 網上動態教學觀摩
藉由本計畫之執行,課程教材之編撰過程,建構智慧化校園安全識別之教學網站。
5. 大學校院光電與通訊系所參觀活動
計劃與中山大學通訊所,成功大學電腦與通訊所,中正大學通訊所,以及通訊相關之電機、資管、資工系所進行觀摩與交流活動。
6. 研究單位成果參觀活動
在計劃執行的過程中,我們將密切與中華電信研究所,中華電信高雄訓練所,工研院電通所密切聯繫,並安排參觀訪問活動,進行技術與經驗之交流,以利本計畫之推行。
7. 業界觀摩參觀活動
我們將安排參觀路竹基地與台南科學園區相關產業之廠商,例如玉山光訊,聯詮科技,康寧玻璃,台積電,聯華電子,大億科技等科技公司,以及大高雄區域之日月光,飛利浦等公司並進行產學交流計劃。我們也將藉由本計畫之推行,積極進行與相關產業合作關係,希望對產業有所貢獻。對本校而言,也可以隨時掌握科技產業之脈動,對參與之老師與學生都將有莫大的助益。